《汉字:从甲骨文到“火星文”的进化路》——汉字:我太难了

汉字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“活文字”。它从甲骨文的“画马为马”,进化到楷书的“马”,再被年轻人改成“火星文”“yyds”“u1s1”——汉字:我太难了,每天都在“认亲”。
三千年前,古人把“马”画成一匹奔跑的马,叫“象形”。后来,简化成符号,成了“汉字”。它扛过秦始皇的“书同文”,熬过新文化运动的“废除汉字”提议,如今,又面临“表情包”“缩写语”的挑战。
可汉字的生命力,正在于它的“弹性”。它能写“明月松间照”,也能写“蚌埠住了”;能登大雅之堂,也能混迹网络论坛。
“火星文”看似乱码,实则是年轻人的“加密社交”。用“囧”表示尴尬,用“槑”表示“呆上加呆”,用“兲”表示“天”——这不是破坏,是创新。
汉字的进化史,就是一部“适应史”。它从龟甲走到竹简,从印刷术走到手机屏,每一次变革,都有人说“完了”,可它每次都挺过来了。
因为,汉字不只是符号,更是文化的容器。只要中国人还在用它,它就不会消失。
只是,下次你写“yyds”时,别忘了——这字,曾刻在甲骨上。


评论(0)